

每天我們都在做各種決定,當面臨重要的抉擇時,總是會陷入當局者迷的狀態中。在那個困頓的心情中很難辨識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其實答案都在我們內心裡,只是各種自我會出來打架。透過這個小測驗,讓我們來看到為何無法下決定的原因。讓我們來靜下心情,把一切思緒都放下,鎖定你內心的決定,請求給予你指示。
Read more與朋友久違的小旅程,選擇了遠離人群的平日,我們前往台南。而這次很特別的住在位於安平的衡定理- 定言民宿,有別於住在市區的喧鬧,寧靜的周圍被海水圍繞著。我們此行的目的不在於跑了多少台南的店,而是希望能在舒適的民宿內獲得舒壓以及放鬆的感覺,而這次住的民宿完全符合此趟的目的,猶如身在家的悠閒與舒適。經營此民宿的是由來自於不同背景的青年新創團隊,這個民宿的呈現也匯集了他們各自的專業以及對於生活感的實踐,而我在入住時能深刻感受到他們能在民宿設計與內部體驗等細節的用心。之前每次來台南行程都相當緊湊,而這次也因為住在這裡讓我們放慢了腳步,用最悠閒的步調去享受這個假期。
Read more在疫情趨緩之後,這陣子也完成了許多登山清單,也積欠了很多文章啊! 繼上次奇萊主北結束後,疫情就開始升溫,所以許多戶外行程也只能就此暫停。 而在八月底時的微解封後,我們再次安排了今年228沒有完成的小完美谷路線,此路線起點大禹嶺隧道口旁的合歡越嶺古道,經卯木山後抵達小完美谷,接續可以前往畢祿南峰、畢祿山和羊頭山。這個路徑人跡罕至,在比人高的箭竹草中穿梭,路線非常不明,所以要有路線判別能力來走這座山才不會迷路。而我們第一次前往時也因為後來找不到路徑就只好原路打道回府,第一次有原地迫降的體驗。而這次我們終於成功抵達小完美谷了,雖然抵達的過程是如此的艱辛,但也終於一窺小完美谷的樣貌了!
Read more這一次在奇萊主北的美景深深地打動著我,忍不住就獻醜寫了一小篇詩文獻給了山。奇萊主北一定是許多登山客心生嚮往的山,不過由於天氣的變化莫測再加上地勢較為險峻,所以要在好天氣的狀況下比較安全。我覺得我很幸運,去年本來要去但看氣候不佳沒有出發,這次整整三天都是美好的天氣,很奢侈的將奇萊主北的美景盡收眼底。奇萊主北由於過去在民國60年代發生多起山難,而讓這座山蒙上了詭譎的氣氛,不過山屋的整建以及沿途路徑的密集標示與各種輔助像是攀繩和梯子讓路程相對安全,只要不要在太困難的天氣攀登不會有什麼問題。
Read more去年2020年6月第一次上玉山,就走八通關路線上去. 不過那時候只有去玉山主峰,並沒有上到北峰. 一直期待能探訪位於玉山北峰上的台灣最高氣象站,從氣象站平台可以一覽無遺的欣賞主峰的山形與姿態,是印在台幣千元鈔票上的經典角度啊! 這次前往玉山北峰的路線是走一般的傳統路徑,從塔塔加登山口進入,不過礙於現在排雲真的不好抽,索性就再次申請荖濃溪營地,第一天就直接下榻在荖濃溪營地後隔天上玉山北峰. 所以這個方式是對於一直抽不到排雲的是一個方式,不過會需要背帳篷且需額外走一些路徑,比較不適合純粹要來登玉山的新手. 而這次帶著我設計的台灣百岳圖海報,想把這張海報送給氣象站.
Read more屏風山自從開了新路線之後,相較於舊路的瘦稜,新路安全許多. 查屏風山都出現有人墜落的新聞,好在有新路線可以避開危險路段. 我們的行程安排是三天兩夜,第一天會到松針營地紮營,隔天從松針營地到屏風山頂登頂回到營地,最後一天才從松針營地回到登山口. 屏風山、白姑大山、畢祿山和羊頭山被稱為中橫四辣,原本屏風山是最辣的,雖說這個行程和路線已經將原本的特辣減辣到中辣了,但怎麼還是覺得蠻辣的. 可以說算是一個磨練心志和體力的一個路線啊! 因為基本上沒有什麼展望,好在松針營地和溪水很舒服可以減去一點痛苦.
Read more什麼? 這次竟然沒有以爬山或野營為主軸,難得的是去露營區露營了. 這次很臨時的找了露營區,因為想去看入關博物館的展覽而選定了谷關的營區. 露營的盛行加上疫情台灣旅遊的熱潮,現在要臨時定營位都不容易,找到了瓦浪(Walang)露營休閒農場,看起來很舒服,也還好沒有滿位,沒有多想就趕快跟老闆預約. 營地位置就在要爬馬崙山的必經的沿線上,我們在露營的隔天走了一段的斯可巴步道去找松媽媽. 去看完展覽還去谷關四季會館泡湯,已經許久沒有這種微耍廢的行程,覺得是五星級的享受啦!
Read more已經好幾年過年假期都在國外過,但今年由於疫情出國已經不在是選擇. 今年大家都在台灣,思考要去哪裡的時候又很怕選到跟大家人擠人的地方. 一直到放假的前一個禮拜,剛好在閱讀屏東本事時看到一篇關於屏東三地門野地食房的介紹,深深受其吸引,沒想到在這個深山裡有著造型如此特別且具有特色的部落廚房. 立即聯繫且很幸運的預訂到初二晚上的晚餐,並且要在這個部落住上一個晚上. 屏東本事的刊物是由縣政府所設計的,另外還有Amazing Pintung的雙月刊,很有質感且內容很豐富,很推薦大家可以上政府的官方網站看他們的電子雜誌,會從中發現屏東不一樣的面貌.
Read more在朋友的邀約之下我們在跨年假期安排了小關山神池的行程,其實主要目的是要從小關山神池上小關山,但因為天氣冷到皮皮挫我們就走到小關山神池後就決定耍廢不登頂了,不過也很開心做了這個決定. 可以好好享受小關山神池如此美麗的天然營地,旁邊又有活水源,如果來匆匆去匆匆好像也有點可惜. 根據其他山友分享,此路線是由一位李啟銘山友所開發,可以一日單攻或者兩天一夜在小關山神池扎營登頂小關山. 不過我是強烈建議可以在小關山神池扎營,這裡真的是很夢幻,我們也很幸運地在此欣賞太陽在雲海中落下,在美景中開啟2021年,真是個完美的開始.
Read more其實爬山我最愛的時刻就是野炊,在利用登山炊煮工具與簡化烹煮流程也可以吃的很滿足. 所以有時候都會特意安排輕鬆行程, 我們都會笑稱60%是野炊,然後40%才是登山, 爬山會越來越胖也是不無可能. 因為有好幾趟都是以炊煮為主軸的行程,我就想起【山與食慾與我】這個漫畫,而發想了這個主題. 所以通常為了只是要去野外炊煮的時候,就會先想說要煮什麼,再來想說要去哪裡才不會行程太匆忙,放慢腳步,真的可以輕鬆的享受野外烹煮時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