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因緣際會下在朋友的邀約前往烏日的農夫家採小玉米, 個人也超愛吃小玉米滿心期待的跟著去找農夫. 農夫的田地位在烏日高鐵站附近,我們開著車通往函洞後像是柳暗花明一般,綠油油的田地出現在眼前,開闊的田野讓人心曠神怡. 不禁的讚嘆這麼美的地方竟然就隱身在高鐵站旁,離我們這麼近的地方就有這麼美的地方.
第一次見到農夫完全推翻對於農夫的既定印象, 當然現在很多現代農夫, 不過“農夫”這一詞都會想像著戴著斗笠的阿伯阿嬤,不過逗老闆(我們都會叫他農夫,所以以下都會稱逗老闆農夫)農夫就是個年輕人,看似身材高大但卻有著細膩的心,披著猶如藝術家的長髮在玉米田裡隨風飄散,他滿懷熱情的跟我們介紹他的玉米田,蹓著他養的黑色法鬥-黑皮走在田野中的小路,我們都會笑稱,你應該要養個黑色土狗吧!





“小時候大家都會學到農民很辛苦,艷陽下的勞動與汗水、天災的無情損失等等,作為農村長大的孩子,自然是很親身的體驗過這些,腦海不是只有伴隨著金黃稻穀歡笑奔跑的兒時回憶而已,更多的是農業現實。所以在真正開始從農之前根本沒思考過從農的可能性” —— 逗老闆
我第一次前往農夫的田地是接近下午太陽準備西下的時間,正逢夏日但由於接近傍晚很涼爽,天氣很明朗藍天和層疊的白雲,走在一條長長的路兩旁都是稻田正前方正是落日,那亮橘色的光灑在稻田上,已經好久沒有在城市被美景所震撼, 我們邊散步邊東問西問農夫也很好的回答我們各式各樣的疑問. 農夫種植小玉米的田地就是他的家,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看著爺爺辛苦的務農,身為農夫沒有因為天氣好與不好有休假日,也必須要靠天吃飯. 所以一剛開始務農從不曾在他的未來職業選項之中. 農夫在高雄和春技術學院的流通管理科畢業後,在3C門市做銷售並在嘗試在各個不同產業做業務職位找尋方向,但還是對於未來走向沒有明確的方向. 在這期間農夫的爺爺也曾跟他說那就回來種田吧!不過這個選擇對於當時的農夫來講只是真的找不到適合工作和目標最後的選擇.




“離開上一份工作想著自己應該何去何從,腦海中想著自己是不是能有更多的可能?機運就是如此,恰巧當時高齡的爺奶突然決定要放手農田,那時就想:『還是我來打造自己的農場試試看吧!』,若非在澳洲農場的工作經驗改變了我對於農業的想像,我想最後我應該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逗老闆
每次來到農夫這裡都彷彿落在都市外的世外桃源,煩憂一掃而空. 每次來天氣都很好, 我們看著美麗的田野背後是農夫們辛勤的產出. 記得有一次看到有一塊塊稻穗不規則的成片倒下,問了農夫原來是那陣子下太多雨導致稻穗支撐不住. 他說下雨的時候他都會需要來巡田看溝渠是否被堵住. 在農夫眼裡這麼辛苦的工作為何讓他轉念想來種田,主要的契機是他在2011年前往澳洲打工度假後而改變,在澳洲的時候農夫曾在不同型態的農場工作,打破了原本對於農產的既定印象. 不管是技術或商業模式都讓他感到新奇並對於種田這個產業轉為正面的想法. 那天在拍攝時,農夫拿出他採收玉米筍會穿的像圍裙,前方有個袋子收納並可以展開,他說這個是利用之前在澳洲用過為雛形下去設計製成的,質感超好很有設計感,要成為時尚農夫也是有可能的.(笑)那麼也因為在澳洲農場的經驗讓他對於種田改觀, 在2015年回台灣工作一年多後,在離職待業的空擋時,農夫的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決定不再繼續種田,此時農夫就決定是否放手一博試試看打造自己的農場.

“我這邊是稻米產區,稻米的產值不高,在一時間無法取得更多耕地的狀況下收入反而會比在外面工作更差。所以我勢必要轉型成較高經濟價值的作物,當然這一個轉換就會脫離原本的稻米產銷鏈,所以我不只要學習如何種植新的作物之外,還必須自行建立銷售管道。”—— 逗老闆
第一次來到農夫的小玉米筍田時,他讓我們自己採收然後可以新鮮到可以直接吃. 像在吃水果般能感受到玉米筍的甜味在口中散發開來. 目前玉米筍是農夫主要種植的作物, 由於是自產自銷並需與普遍作物做市場區隔,更重要的是再加上要長期培養顧客所以選擇可以全年種植的高經濟價值作物就非常重要. 農夫說到目前台灣超過六成的玉米筍都是進口所以鮮度較差. 對於怎麼種植優質的玉米筍也是農夫逐步從最基礎學習,從農業書籍累積知識,不定時前往菜市場和超市觀察目前在賣的作物,且曾在菜攤打工和其他前輩的溫室農場打工. 對於種田這件事情,農夫也不是說種就種,而是經過一連串的嘗試和各個經驗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經營方式.


“ 事實上腦袋裡常常會出現一些活動想法、甚至有些瘋狂主意,希望能創造食物產出之外的附屬價值。不過要執行總是比較難,因為必須很多條件俱備,但也不致於不可能,未來的日子應該會逐步朝這個方向走,若能成為一個好吃又好玩的農場我會覺得很棒。”—— 逗老闆
我來拍照當天其實是很臨時跟農夫約的,但他也是很隨性地答應我的請求,每次看到農夫時都覺得很難想像他也曾經必須嚴肅地穿正裝打卡上班, 身為農夫最舒服的穿著就是日常打扮. 對於現在的台灣農業現況和面對的困境,農夫認為最常見的就是老齡化、耕地破碎、缺工、產銷失衡, 像他這樣必須要獨自完成許多事,面對人力和時間的限制,技術的精進就是必要的. 我認為每次見農夫時,他都有獨特的想法和計畫想要執行,就像他說的想創造食物產出的附加價值,不只是農產品本身,或許是體驗也有可能是創意飲食等. 並不會只是循規蹈矩的種植作物, 而是把種田這件事當作一個事業來經營. 所以我也很期待農夫下一次的計畫. 若想要品嚐農夫種植出來的超美味玉米筍,快跟逗老闆聯繫吧!
逗老闆
無法早起的七年級生,種菜賣菜維生中。
FB:逗Farm
IG:Imlazyfarmer
One thought on “隱身烏日農田的超甜玉米筍青年農夫- 逗F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