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和種籽設計所舉辦的「回森林家」活動,而認識了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住在中部的我,最常去的就是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幾乎沒有去過北部的國家森林區, 然而這次藉由這個活動,成為前往這裡的契機. 此行讓我被東眼山的林相深深的吸引,漫步在森林中那夢幻的步道. 有點可惜腳還處於受傷階段無法好好的探索整個園區,期待著下次可以完整的享受完整的森林旅途. 而我想推薦這裡給大家,不管是健腳或者是一般腳力的,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最適合的步道並享受到最純粹的生態之旅.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桃園市復興區,附近還有滿月圓和內洞森林遊樂區. 然而東眼山的名稱來由為山形像是朝東望的大眼睛. 在接近森林遊樂區的門口前,從公路旁展望層疊的山巒,白雲點綴在藍天上,陽光毫不保留的撒落,許多人也被這個景致所吸引而停留. 我想這裡對於北部的人是不難到達的地方,周末一定有許多人潮,沿路都會有牌子寫說從這裡到門口的等待時間是多久. 今年(從109/07/15到109年底) 林務局給予台灣國人和持有居留證的外籍人士免費入園的機會,大家趁年底之前把握這個機會去喜歡的森林遊樂園區享受森林浴. 這次我們也利用了免費入園的機會進入東眼山.

從MUSE、AMUSE到MUSEUM是這次「回森林家」的體驗主軸,邀請各藝術家和食物設計者等. 用五感體驗的方式讓原本存在於美術館,博物館,餐廳和書店等空間,融合在大自然的角落,讓尋覓的過程中沉浸在蔥鬱的森林中. 展區分為展演之森、五感之森、智庫之森、選品之森、飲食之森散落在園區的森林浴步道. 我們停好車之後從一個小支線走進去,一線之隔我瞬間被柳杉群包圍,如夢似幻的走在步道上穿梭其中. 植物生氣勃勃地呈現各種綠色,植披充滿活力的生長在樹幹,包覆在橋與木頭上. 森林因前一晚雨水的洗禮,用清爽的姿態展現著.




東眼山森林遊樂區中動植物生態資源極為豐富,內有步道像是景觀步道,森林知性步道,自導式步道(可登上海拔1212公尺的東眼山之三角點)以及東滿健行步道(從東眼山走到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健行筆記與林務局有合作山林美境尋寶石的活動,打開健行筆記活動的app完成自導式步道就可以換徽章. 我真的很想走自導式步道,但受限於目前的腳傷,只能下次來完成此次的遺憾. 在園區內有兩個木作的涼亭與平台-「浮森」、「脊森」、「繫森」、「懸森」,是由淡江大學<森林木十人>團隊與新竹林區管理處所合作,以人工林永續經營之主軸去創作,運用柳杉去設計可以百分之百拆解之建構方式,可以不留痕跡的並將木材回歸大地, 有來到這一定要尋覓這幾個作品.



在往自導式步道與支線之間找一塊舒適的大石頭,我們準備要來吃我們的午餐,也沖煮了剛剛在Fika Fika Café攤位所購買的掛耳包,採用台南投縣的「百勝村咖啡莊園」的咖啡豆,此咖啡豆摘種於海拔400-600公尺的地區,以海拔來看此地方不適合種植咖啡,卻種出媲美國際級精品咖啡等級的咖啡豆. 圍繞著茂密的森林,涼爽的溫度之下啜飲著溫暖的咖啡並享用我們的午餐. 結束後我們沿著步道往下走回遊客中心, 裡面有一區陳列著一排排透明的罐子,裝著各種台灣國產木材的木屑,像是台灣杉,紅檜,牛樟等. 打開罐子聞著不同木材散發出各自獨特的香氣. 「未見其木,先聞其味」,那味道就像是在登山時,行徑中鼻腔所感受到的瞬間.




台灣有18個森林遊樂園區,都有各自獨特的生態景緻,仔細一看好像有一半都還沒去過. 下次有時間一定安排去其他森林園區走走. 而這次在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讓我的五感都有得到滿足,雖然沒有探索完整就已經充滿驚喜. 也期待能再次探訪,也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