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見到其他人的網誌,看到位於雪見國家森林遊憩區內的大板根的照片,樹型如此神奇且震撼,而且他們在樹旁紮營的照片就讓我心生嚮往. 在此之前從來不知道在台灣可以看到這麼特別的樹木,深深覺得這一年沒有出國但也多出許多時間探索台灣的美,原來有這麼多無法想像的美景與生態. 距離上次膝蓋受傷休息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但還是避免過度激烈的運動. 除了這次路程不會過於遙遠, 加上過夜行程可以悠閒地走. 鞋子的選用也很重要,此次伴隨我這次的旅程的好鞋伴是Teva的Gateway Mid的中筒登山健行鞋,保護我的雙腳並活動一下筋骨,一見朝思暮想的大板根,讓我們 #跟著Teva輕裝健行 !
2020/11/21
早上從台中出發走國一行經后里後走140縣道,沿著大安溪一路前進. 之前去雪山坑的巨人之手和山蘇森林也是走類似的路線. 在跨越梅象橋後進入較為蜿蜒的路徑, 一路經過各個部落群 – 達觀,桃山,士林,象鼻和天狗. 司馬限林道上沿途有許多露營區,這裡山景開闊且不難到達,很適合住中部的人前來. 約兩小時的車程我們抵達了雪見國家森林遊憩區,若要過夜要記得將車子停在剛進入的沿線上,由於過了休息平台的停車場是會有停車的時間限制. 沒想到這裡也是如此熱門,抵達時是人聲鼎沸,甚至還有從高雄遠道而來的遊客.
我們在休息平台上吃午餐,並在此整裝和裝水. 由於山上並沒有水源,所以必須自己背水. 換上Teva的登山健行鞋,比其登山鞋這款鞋輕盈許多,雙腳完全沒有束縛感. 我的腳以女生來說偏大,所以挑選鞋型對我來說也很重要,因為不想要看起來笨重. 當時我穿上這雙鞋的時候,我媽還說妳的腳看起來變小了,整體有修飾的效果. 整裝完畢後我們沿著接續的司馬限林道走,我們會需要走約六公里的林道才會抵達北坑山的登山口. 然而這次我穿Teva Gateway Mid登山健行鞋的好處也很適合踢林道,鞋底結合PU軟鞋墊與EVA中底,緩衝了長時間走路的疲勞. 因為鞋底偏硬走林道反而很磨腳,上次大小霸的大鹿林道真的讓我學了一課.
林道偶有起伏但算平緩好走,行經展望點平台. 從這裡可以看到自大霸尖山到雪山的「聖稜線」與雪山到小雪山的「雪山西稜線」,不過由於天氣雲霧濃厚已經覆蓋整排山頭,期望明天下山的時候可以一覽完整的山稜線. 雪見遊憩區這名字是當初日本人取的,原因是在冬天時從此可以看到遠方山稜線覆蓋著白雪,所以取名為「雪見」- ゆきみ. 中文譯為賞雪. 這個名字也太會取,知道其原由後更感浪漫. 踩著滿地的落葉,腳底踩過時發出沙沙聲. 吸著清爽的空氣,邊走邊東張西望林道的植物與風景.幾個人騎著越野腳踏車從旁邊呼聲而過,來這個林道散步與爬山的人蠻多的,一路上也有許多人好奇我們為何要重裝,一直被詢問說我們要去哪裡. 走著走著有個爸爸突然大喊說快來看藍腹鷴,不過他這樣一喊藍腹鷴早就一溜煙的躲進去樹林中. 一大片捲曲的掌狀分裂葉子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是通脫木的落葉,筆直的樹枝葉子像是雨傘狀似地打開,原來我不是第一個對它好奇的人,也看到幾個小孩拿著通脫木的落葉擺動著.



我們抵達了東洗水山的登山口(27.5K),此次並沒有要去登頂東洗水山,所以我們繼續前行. 從這裡我們漸漸的被一整片柳杉和香杉所圍繞, 接近下午的時間霧氣開始濃厚起來,讓整片森林更顯迷幻. 途經有一灘泥濘的水坑,本來還很擔心鞋子是白底會不會立即弄髒,想不到踩過去不僅沒有沾一堆泥土,也不會走起來很濕滑. Gateway Mid登山健行鞋的鞋面的防潑水材質也讓鞋面保持乾爽. 加上我腳很容易流腳汗,除了防水鞋子本身的透氣性對我來說相當重要, 好在這雙鞋透氣度很夠, 不會把熱氣悶在鞋子內部.隨著白霧逐漸瀰漫,我們也到了北坑山的登山口. 一群在木桌休息的人很熱情的邀請我們喝茶,不過我們要抓緊時間趕路,所以沒有多做停留.




北坑山有兩個路線,其一是登山小徑,約1.38K,距離較短但起伏大. 另一個是木馬道,約1.59K,距離比登山小徑長一些,但較為平緩. 我們選擇走木馬道, 走在幽幽的造林樹中. 在與登山小徑的會合處,開始要走木製陡階上行約280M. 由於鞋子本身不帶任何重量,在上階梯時雖然陡峭,提起腳往上踏的每一步感覺很輕盈. 輕量化設計就是這款鞋子的主打要素,減少不必要的材質讓鞋子一體成形更俐落.抵達了北坑山的山頂,這裡平台不大.



看到木柵欄後下切,上面用麥克筆寫著大板根來回3hr. 從這裡開始穿梭在森林之中,落葉鋪滿了整個土地. 進入原始路段之後,就會需要跨過盤根錯節的枝條,不斷的繼續往下走. 踏在枝條上很需要腳踝的固定性,不然腳很容易側翻. 這雙鞋子的中筒設計可以增加腳踝的保護,讓雙腳更為穩定, 避免走在崎嶇的山路上,腳踝會扭傷或是有小石子跑進去. 另外鞋面除了防潑水之外且是防撕裂的材質,不用怕被樹枝勾到而破掉. 進入腰繞路段時路徑狹窄,而且有些濕滑所以每一步都要很注意,Gateway Mid鞋底是Rugged Durabrasion Rubber高耐磨橡膠大底,具有很深的刻紋,抓地效果很好,不會失控亂滑. 這時候夕陽西下,橘紅色的光芒在天空中呈現美麗的漸層.








天色逐漸轉暗,我們終於看到大板根了! 心裡不禁讚嘆著這棵神奇巨木,同時也趕快紮營和煮晚餐. 搭好帳篷脫鞋子時赫然發現這次鞋帶都沒有鬆脫耶,鞋帶本身的穩固性蠻夠的,對我這種綁鞋帶有點手殘的感到很有成就感. 重點是鞋子的織帶有個很大的亮點,是環保快乾再生織帶. 我喜歡Teva將環境的「永續發展」放入品牌的核心之中,喜愛大自然也會希望自己使用的東西不會為環境造成負擔. 今晚只有我們在這裡紮營,入夜後聽到葉子與風的沙沙聲,還有像是山羌的叫聲. 我們在大板根的陪伴之下度過了一晚.
2020/11/22
隔日一早我迫不急待地要好好欣賞大板根的姿態,我快速的穿起鞋子,發現經過一個晚上鞋子內部也沒有反潮依舊乾爽,而且穿脫非常便利. 大板根真的是很神奇的樹木,粗壯的根從兩側像是張開手臂一樣展開,我用各個角度或進或遠的觀察這棵樹木. 彷彿我就像是置身於神話故事中的場景,自己想像著說不定有一隻龍貓就住在這棵樹的底下. 我站在旁邊是如此的渺小,站在排狀的根部之間,就像在大板根的懷抱裡,我雀躍的拍攝各個角度,但還是親眼所見才能體會那種震懾感.



我坐在大板根前方吃著早餐,這次帶了自己做的蔥麵包和我設計的山形手工餅乾. 大板根是棵長尾栲,為何能發展出這麼特殊的巨大板根,據推測是因為生長在土壤淺薄的地方,為了支撐樹身抓緊土地,而發展出如此特別的樹形. 這麼珍貴的樹希望他可以持續屹立不搖的生長在這,所以來到這裡的大家不要攀爬板根,或者將垃圾丟棄在這裡. 因為我們要離開時發現有電池就丟在大板根的周圍,這樣如此破壞環境,大板根的存活將會岌岌可危.
收拾好帳篷後與大板根道別,一早的天氣很好,來到樹林開口處都可以看到清晰的山頭. 昨天在走這段的時候霧很濃,現在才能清楚看到那些鋪滿青苔的倒木. 樹的藤蔓垂掛到地面上,青綠的苔癬也跟著攀附而上. 昨天沿路下切,現在就是要一路上坡回到北坑山頂, 慢慢地聽到人聲,是當天來回的山友也來朝聖大板根. 抵達北坑山頂後走階梯而下,回程我們還是走木馬道. 早上天氣非常好,天空一片清晰,這時候我們看到昨天無法看到的聖稜線. 大小霸是如此的顯眼,小霸尖山從遠方看真的好尖,無法想像自己也曾登上大小霸山上. 那美麗的聖稜和雪山西稜線就在眼前展開讓人讚嘆. 走在林道上邊欣賞著,悠閒地回到柵欄口.






雖然這次旅程看似是郊山路線,但往大板根的路線也是有著多樣的地形,然而這次穿了Teva的Gateway Mid登山健行鞋,就是在挑戰這雙鞋的極限. 在測試之後可以說它在機能表現上能充分滿足戶外健走的需求. 有著彈性很好的鞋墊,長時間走路也不會感到不舒服. 這次基本上也走在樹根和石頭上,甚至要走在路徑狹窄的邊坡上,其止滑效果也很好,在加上鞋子中筒的設計可以增加走路的包戶及穩定性,防止腳踝扭傷. 這雙鞋也很適合很容易流汗的人,使用Aegis鞋床能有抗菌的效果以及鞋面是透氣的環保輕量網布,不用怕腳悶在鞋子裡. 最棒的是鞋子也很好清潔又快乾,清洗起來不費力.
說到Teva我相信大家第一時間都會先想到他們的涼鞋,他們的確是創造戶外涼鞋的先驅. 但除了涼鞋,Teva也提供多元的鞋款. 設計團隊在發想Gateway Mid登山健行鞋的設計時,在調查之中發現大家普遍喜歡穿運動鞋進行戶外健行,因為不只可以在戶外健行時使用,也可以融入日常之中. 在這個前提之下,具輕量化且結合機能與外觀的設計, 完全符合此雙鞋的設計核心 “ Modern. Minimal. Made to explore – 現代.簡約.探索戶外”. 隨時都可以出發,去體驗大自然,創造生活的無限可能,是一雙徹底融合機能與外型的潮戶外鞋款.
對許多剛踏入戶外健行活動的人,深怕買了登山鞋買了不確定到底會穿到幾次,那麼Teva的Gateway Mid登山健行鞋,就很符合這樣的需求. 滿足戶外運動所需並可以日常活動中所使用,這就是Teva在設計這雙鞋時所希望的,可以輕鬆自由地把戶外行程融入生活之中. 今天天氣好,那我們就去附近的步道走走吧! 就如同Teva的motto一般 — LOVE Life and Live it !
► Grandview/Gateway系列,限時9折優惠!
2021年1月15日前,立即前往 線上訂購 輸入折扣碼【tevavicky】再折現金$500